阿贵的生活史诗——我向往高贵而庄严的境界-阿特多多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阿贵的生活史诗——我向往高贵而庄严的境界

2015-07-20

导语:已近天命之年,阿贵已经能够从繁杂、细琐的生活之中抽丝剥茧,挖出那最本质的内核。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行走从容,在日常的生活里汲取着艺术的养分,无论所择所取,始终有着统一清晰的审美标准和自我坚守。

让我们轻轻放上一曲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中的《月亮颂》,在音乐所传递的深切绵远的情怀中,开始走近画家李贵君的内在世界,在画作之外去发现李贵君的另一个“艺术”世界。

前前后后跟李贵君碰面三次,三次的短暂接触,已被其人格之中所坦露的诚恳、对艺术的虔诚之心所打动。他是那种容易跟人掏心窝子的人,低缓而热切的言语中,有种清醒和冷静,让你意识到:这是一个不会被荣誉冲晕,不容易被外界规则所影响到的人,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那点儿惦记。

(一)一个温暖而深情的人

走进李贵君的画室,总令人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露台上正等待着被种上蔬菜、绿植;庭院里仍残留着冬天的景象,枯树、残叶被春日的阳光投射到墙面上,留下动人的线条;无处可去的麻雀栖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完全没有了城市的车马喧嚣。

他随意的放上一张古典黑胶唱片,那台从英国购置的老音箱,开始播洒出温暖的音调,让人内心升腾起一股暖意和宁静。“我喜欢一些温暖、深情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有一种很虔诚、纯粹的东西,比如《月亮颂》,比如马勒交响曲中的一些抒情弦乐。当你觉得情感到这儿已经宣泄得足够了,它还没停下来,那份深情纯净而深切,把你的心都融化了。”

李贵君喜欢听古典音乐,有时在工作室,有时在车上,“很多深情的音乐是在车上听的,画画时听的音乐更纯净一些。”有一段时间,他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洗笔的时候总会听一段深情的音乐,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中的《月亮颂》,是他那时经常听的,“我觉得最干净的爱情,就是《月亮颂》。”

细细翻阅阿贵工作室里四处散落的古典唱片,容量之丰富可称得上专业。问他是否会在一天开始之时放上一张唱片,定下一天的情绪基调。他笑笑说:“听音乐是随性的,你没法去设计它。基本是根据情绪来选择音乐,一个时期会有一个时期的倾向,这个时期需要来点瓦格纳,那个时期需要来点巴赫的《康塔塔》;有时候听一些巴洛克早期的室内音乐,有时候听一些弥撒,这样的音乐它有一种庄严和更宽广的情感,让人觉得不轻俗,觉得情感庄重。”

“我不喜欢的东西我不碰,我喜欢的东西会持续。”

他曾因为莫扎特《双簧管协奏曲》中第二乐章的一段儿双簧管演奏而热泪盈眶;也曾因为某一深情优美的人声唱段而感动不已。那是因为“它把你内心当中某个柔软的部分触动了。”

这是一个极度深情的人。从他的画作里,你能感受到那种饱满丰盈的情感流动;从他画室里流淌着的古典音乐里,你能感受到那种层次丰富、激情澎湃的情感诉求。

在所有的情感诉求中,温暖感是他十分看重的。在他的画室里,没有一丝的冷光,“我很受不了冰冷的感觉,与人相处也是一样,比如音箱我会选择音质非常温暖的,那感觉就像一台温暖的老台灯。”或许这也就不难理解,他的画作总带给人的那种温暖触动。

除了古典音乐以外,在其它形式的艺术中,例如芭蕾、歌剧、爵士乐,甚至现代舞剧也为他所好,是他吸收艺术养分的不同途径。

在他看来,“所有的艺术形式最终要触碰到的点是一样的。就是要有水平、要有感觉、要和内心有关系。水平不光对舞台上的人有要求,也要求台下的观者能有所感受。这是一个互动的东西,而现如今,对与真正的好东西很多人并不能够充分的欣赏和体会。”

(二)一个同自己相处愉快的人

李贵君喜欢一个人作画,也喜欢这种独自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刻。有人曾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学会同自己相处,他便是一个同自己相处愉快的人。他很享受在画室的那份孤独和宁静。

“我是个讲求效率的人,虽然我的画儿画得很慢,但我的画笔频率并不慢,为了完成一幅绘画,总是非常紧张地在工作,工作状态并不轻闲。开车的时候则是享受速度,在北京路上也没什么好景儿,完全就是在赶路,从甲地到乙地就是一个讲求效率的过程。”

在每天结束早餐之后,他会尽快地来到画室开始工作,如此日复一日,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午餐通常是非常简单的。他形容自己就像是个疯狂的白领一般。“这是我对工作的习惯,要不然等到光线越来越暗的时候,会很地狼狈。”

如果没有对绘画的极度迷恋,你很难想像一个人天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那么捯饬,并且还很有乐儿。

当一天的工作结束,他会坚持在自家的小区里面跑上6000米,让自己保持一种很有生命力的状态。在画作里,他同样追求对生命力的展现。他形容自己是一个长跑选手,恒久的意志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在艺术之路上的长跑。

作为一个艺术家,每年到国外各大博物馆看原作是必修课。他也常常借看博物馆的机会,在欧洲四处走走,但即便是旅行时也时常想着在画上的那点儿惦记。

“许多地方我呆不住,一般也就一周,十天已经是极限。比如在夏威夷,我可能会早上去划船或跑步,晚上选择一个好的餐厅,完全把自己当成是个职业运动员那样在旅行,我无法像别人那样去晒太阳。但是在欧洲我能呆住,因为有那么多的博物馆。我也知道如果拿本书呆着也挺舒服的,但我觉得那应该是60岁以后的事儿。”

在欧洲,那些风景常常让他有去亲吻它们的冲动,他选择即兴将这些风景画下来。每当他在画室画画时,这些风景带给他的触动便常常怀于心。

“只要我能画画儿,我在这个地儿就能呆住。”

(三)一个敏感与细致的人

阿贵身上具有天蝎座天生的敏感与细致,无论创作还是生活,都讲求细节。在他的工作室里,你总可以发现这些细节。三排并列的红酒柜、古董的家居、人性化的灯光设计,甚至是一瓶一年只生产40瓶的120年老醋、一台老式钢琴。“我是一个对事对物体会细节的人,最大的软肋就是受不了别人对自己好,这一好,自己就只能给人家掏心掏肺。”

“我在选择自己生活所好的时候,往往是选择那些能够经得住细品的东西。”

例如红酒,在阿贵看来就是一个具有灵魂、经得住细品的东西。起初因为睡眠不好,晚上喝点红酒助眠,现在则是偶尔对自己一天工作的奖励。

他会选择那些符合自己消费标准的红酒,并不一味追求名庄酒。有一次欧洲旅行,阿贵从一家可以看得见风景的酒店里,带回了几瓶40欧的红酒,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大家却是喜欢它甚于那2000多块钱的红酒。“像这样,它会带给人一种舒服、满足感,让自己觉得身心都被温暖。”

至于美食,李贵君同样是讲究的。诸如:他会在无数次试验之后,选择用淘大牌金标老抽加三年陈的会稽山黄酒来炖猪蹄,同样,有时他也会选择非常棒的好厨师在工作室宴请朋友;而有时,则是在工作室里自己煮碗手擀面。

他享受法国的高级餐厅,同样享受乡村美食。“有一次在意大利,路过蒙娜丽莎的家,来到一个山坡上时,司机说这里有一家餐厅,一位老者做的面特别好吃,确实很棒。”

在阿贵看来,“消费也好,吃喝玩乐这点事儿也好。我原则是不能真把它当成事儿,一旦你把这当成事儿,就累着了。得知道自己心里惦记什么,这才是重要的,人得思考一些重要的事儿。”他享受俗人的乐趣,也追求精神上的高贵和庄严。

(四)一个纯粹而诚恳的人

对于喜欢的东西,阿贵总有自己的选择。“不是说美术史上所公认的大家,我就一定喜欢。不管绘画还是生活,它需要你往深处去体会那些特别复杂的东西。”

“我喜欢能留住我的东西。”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够留住他呢?以绘画作品来说,“一是画面得有欣赏性,二是具备耐人寻味的情感空间。视觉不能是苍白的,内涵不能是空洞的。你的画面当中得有一个凝注的东西,有一个瞬间的永恒状态。其实现在很多画是苍白的,它仅仅是一个图像而已。”

除了画画,音乐、红酒、旅行、美食,它们只是李贵君生活中的调剂品。“永远的孤独是人无法承受的,我需要一些东西来陪伴自己,它们是我的生活伴侣,画儿可能就是我的灵魂伴侣。”

说到这里,他也言说一个艺术家时常需要这种孤独的时刻,“当一个人在孤独时,你才有时间去面对内心,才知道自己内心最惦记什么。”

他就是这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点儿惦记,并获得了业界的认可。问他人近中年后,对于成功的理解,他的回答十分坦诚。

“最初和现在对成功的理解,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但一直不变的是对画画的兴趣,把这个事儿尽可能做到最好就是我每天的目标,也是一辈子的目标。至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后果是一辈子吃白菜,还是可以锦衣玉食,这个是没想的,最初的动机是很纯粹的。

如果说人生的奋斗目标,有人为了生存而战,有人为了荣誉而战,有人为了信念而战。现在的李贵君大概是处于为信念而战的阶段,因为他曾说画儿就是他的恋人、他的宗教。

问他成功之后,如何看待名利得失。阿贵不由得感叹起来,“人生最大的命题无非是面对得失、情感、自我和生死。这些命题一个比一个难对付。得失在这几个命题当中其实是最容易做的题,如果我们把最容易做的题当成人生的唯一命题的话,考试就不及格。”

(五)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

如果说李贵君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艺术创作的话,那么他的另一个成就感则来自于儿子。抛开他的艺术家身份不谈,他首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

他会带儿子一起逛博物馆、一起品尝美食、一起在法国巴比松大森林里骑着自行车转悠。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一起切磋、探讨。在他的朋友圈子里,他对儿子的教育总是让人服气。

到现在他还记得儿子在初三毕业时的纪念册上写的一句话:让生命简单热情,无拘束地追求自己所好,把全部生命力和潜能释放出来,大效于世。

“这是让我最骄傲的一件事情。当然这只是他的愿望,离他的成就还远。但他能有这样的一个大惦记,我就放心了。”聊到这里,他笑言,“我到现在还做不到像儿子说的那样无拘束地追求自己所好,我还是在有拘束地追求自己所好。”

对于儿子,他只有三条要求:一是人生的格局不能小、二是人生的状态不消极、三是要有清晰的规划和执行力。“我发现他的时间规划还不够好,慢慢来吧。”

提及一个父亲的责任,他说道,“你是他的天,你是他所有的精神支柱,你不光是要培养他长大、吃饱穿暖,你得让他是个身体和心智非常健全的人。”

当然,做父母的总有对孩子操不完的心。但是“你没法替他去处理所有事儿,怎么做到对孩子放心呢,很简单,让他养成好习惯。他已经习惯了在任何环境中都做到优秀,他就不可能甘居落后,优秀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了。当他没有做到最好的时候,你宽慰他点儿,让他容自己点时间来成长。”

作为一个父亲,没有什么比看到儿子长大了更感动的事情。说到这里,他提起了一件事情,语调中竟是有些凝噎。在儿子去美国读高中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阿贵来安排。可是当他送儿子到美国学校后,准备离开时,才发现儿子已经悄悄地把车上的GPS设置好,并且把他要去的酒店地址及换车地点都写在了纸条上。

“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是儿子在照顾我,这个时候我需要他的帮助。”

“其实所谓大人和孩子没有根本的分界,所谓分界就是你是不是在照顾别人、在承担你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才是在内心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成人未必是成人,有些孩子未必是孩子。没有承担和照顾不能算是成人,这个不光是行为上,有时候也是心里面的”他不由得感叹。

同李贵君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因为他太容易掏心窝子。同他交谈又能感受到那种内在的智慧,让人应接不暇,营养成份太高,往往需要不断体味它。

他说他欣赏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能不被赞誉所收买,不被批评所打击,我们就会有无比的力量,我们会有极度的自由,不再会有不必要的期待与恐惧。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允许最好的发生,你就会变得高贵而庄严。”

高贵而庄严,是李贵君人生里的致高追求。他欣赏古人抚琴之前要沐浴更衣、焚香净手,画画之前也会点上一柱香,只因了心里那份虔诚,也因了心里的那份儿高贵与庄严感。

作家安忆如曾在自己的微博里说:生命的最高配备是古老的灵魂和自由的心,若有广博的见闻那是再妙不过。我想说的是,或许李贵君便是这样一个人吧。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