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苏新平、王华祥-阿特多多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苏新平、王华祥

2016-08-05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夕,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每天20次从清晨到夜幕,高频的展播着中国六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以苏新平和王华祥的作品最为吸引人。

这两位正是阿特多多知识产权网上交易平台上线商品《大师意象》和《花样年华》中所包含的艺术家,苏新平的《奔波的人1号》,仿佛一个坚定、勇往直前的中国创业者!

苏新平老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可君这样评论:苏新平以其敏感与天才捕获了我们这个时代灵魂的挣扎:一方面,我们已经被物质化的欲望所浸透,我们的生命变得越来越薄,“薄”得如同液体一般透明而空洞,我们是由阴影构成的,这是佛教所言生命如同“梦幻泡影”的暗示,我几乎相信苏新平冥冥之中一直以佛教的方式在悲悯地观照这个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有着灵魂的渴望。

在苏新平的近期创作中,我们可以找到某种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关联痕迹,自2007年以来,在苏新平的创作中,存在着人物与风景的显著差异,即使如此,其作品中也有一个过渡性的系列,即人物与风景的融合,例如创作于2010年的《奔波的人》等。在这些作品中,巨大的人物,或脚踏大地疾行,或是将身躯嵌入蓝天,仰望未知的远空。在这里,虽然人物在体量上是主体,但他们的存在与命运,如果离开了脚下与身后的“风景”,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这样看来,苏新平的作品采用人物或是风景,并无特殊的分别,其实他要表达的内在感受是一致的,即他所关注的,不是孤立的人或风景,而是这些人物与风景的关系。即人何以改变了作为生存环境的风景,作为生存环境的风景又以何种方式影响到人的生命状态。

王华祥老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王华祥可以被称为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称他为建筑师,你不认识他那是你的眼界问题。说他是思想家,是因为他每日在微信上发《王的词典》堪称箴言,用犀利的文字剖析历史、人、文化和信仰;说他是教育家,是因为他像博伊斯一样死磕中国艺术教育机制,“将错就错”的教育观念风靡90年代,后又只身创办艺术私学“飞地艺术坊”,其反向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让高大上的美院们隐隐作痛;建筑师的名头更是自不待言,他设计的万圣谷美术馆依山傍水,有外有内、可观可居。这个较真而逍遥的贵州汉子,啥都想拿起,啥都拿得起,啥都玩得起,很容易让内心不定的人羡慕嫉妒恨。

 纽约时代广场选择了王华祥做为代表艺术家之一,也正是看到了王华祥健壮的肉体和笔直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美国人眼中当代中国人、中国企业家的形象!

苏新平与王华祥,他们曾是中国最重要的版画家,他们的油画创作同样享誉画坛,他们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王华祥。

苏新平与王华祥的艺术人生有着几乎相似的发展过程,他们同为中央美术学院学院毕业,有着扎实的学院功底,早年都是以专业版画创作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早年的艺术成就,而是不断的突破自我,在艺术之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创新,他们打破了艺创作材料的限制,选择油画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2007的《灰色》、《风景》系列到2010年的《奔波的人》、《守望者》、《沉思者》、《晴朗的天空》等。苏新平创作过程经历了从单一的风景到人物与风景融合一个嬗变的过程。他摒弃了油画丰富的色彩表达,画面色彩较为单一纯粹,画面形象相对平面化,这一方面来源于他的版画经验,一方面来自他的现代艺术观念。

与苏新平不同的是王华祥的油画创作更多受到波普艺术的影响,他通过对艺术经典图式的解构创作了《整容》美术史肖像系列作品,这种传统与当下的并置造成画面本身矛盾与冲突,诱发观者进行思考,这社会批判性的表达更加直接、强烈。

纵观阿特多多知识产权网上交易平台上线的艺术画作和艺术家,都是非常专业的从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市场价值和大众接受度等多角度去考量和选择的,也许在未来,阿特多多会因为今天所做的“让高雅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壮举而被写入艺术史!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