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真像-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研究”-阿特多多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真像-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研究”

2017-03-27

展览海报

2017年2月17日到4月8日,“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武汉美术馆、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承办,展览特邀了艾轩、王沂东、靳尚谊、全山石、杨飞云、冷军、陈丹青等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油画艺术家与其他参展艺术家一同展出了260多件作品。展览对启迪学术新思维、梳理中国写实油画百年发展、展示推介青年艺术家、呈现中国写实油画新面貌、活跃油画艺术创作氛围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部分展出作品:

艾轩 《风声凄厉》 130×130cm 2006年 布面油画

王沂东 《二妮的红盖头》 140×80cm 2013年 布面油画

靳尚谊 《藏族宫廷舞》 120×60cm 2016年 布面油画

全山石 《穿黑背心的阿依古丽》 106×89cm 2011年 布面油画

陈丹青 《托腮的女人》 50.5×61cm 2014年 布面油画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中,艾轩、王沂东、靳尚谊和全山石四位艺术家分别是浙江阿特多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线商品《写实画派·艾轩》、《传承·沂东沂光》(王沂东)、《写实巨匠A》(靳尚谊)、《写实巨匠B》(靳尚谊)、《写实巨匠C》(全山石)五个系列的创作者。

艾轩 《圣山》

景抒情是艾轩艺术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他常常选择青藏高原上荒芜寂寥的景色和孤单独处的人物作为创作题材,借助这样的风景与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艾轩的画面基调通常都是灰色调和蓝紫色调,画面层次丰富而又有一种厚重的沧桑感。他的作品常常让人观看过后内心涌现莫名的感伤,那其实是画家融入画面的内心情感在观者那里产生了共鸣。是艾轩对自己内心的表现,是他对他人生独白的意义。

王沂东 《春暖太行》

实油画的人物创作是王沂东主要创作的对象,他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起步阶段,作品以沂蒙山的生活场景为题材;中期为探索阶段,题材为古典仕女肖像,多以其女儿为模特;后期的沂蒙山女孩红色题材市场流通量最大,价格也最高。他常常把红白黑几种颜色运用到他的作品中,更有利于对人物及场景进行深入的刻画。

靳尚谊 《三个塔吉克少女》

中国绘画从二十世纪开始的现代转型可以从多种角度分析,但总体来看,人物画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现代形态得以确立的标志性特征。而油画植入中土之后的历程,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人物画创作的兴盛。沿着这条线索放眼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到,尚谊先生不仅是一位在人物画特别是肖像创作上坚持探索的画家,而且是一位在“人的主题”这个时代命题上做出独特回答的艺术家。在中国油画的宏观坐标上,他专攻肖像的选择于他极为集中、充分和厚重的艺术积累,奠定了他在画坛特立独行的地位。如果说艺术贵在“自成一体”,靳先生的肖像创作所具有的“体”,是艺术风格上的“体”,更是精神内涵和文化风度的“体”。从他逾历半个世纪至今的创造生涯看,他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个中国社会变革与变化最为迅速的时代,不断深化着关于“人的主题”的感怀与思考,也不断在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注入时代的特征,从而使他的肖像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心路历程的印记,也反映着亲历历史者的感怀。

全山石 《塔吉克姑娘》

山石先生是我国著名油画家,创作了许多令人喜爱的艺术作品。1954年,全山石赴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长达六年,系统地接受了苏联体系的油画艺术教育。回国后,他与同样有赴苏经历的罗工柳一同工作,共同探索改进油画使之符合我国的民族情怀的道路。“文革”之后,他曾多次赴新疆和敦煌考察,新疆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油画强调色彩、色调、笔触、机理以及材质之美的本体语言和本质特征天然契合,全山石以其炉火纯青的技艺在这里创作了一批杰出的作品;而敦煌壁画舒展、轻盈的优美形态则给他带来顿悟的灵光,使他改变了苏联传统以笔触“摆”出体块的表达方式,转而以“写”的方式有力地表达情绪,创作出符合中国人情感方式的艺术作品。


原文部分素材转自雅昌艺术网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