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幻化网”群展-阿特多多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大幻化网”群展

2016-09-27

展览海报

 2016年9月10日到10月5日,“大幻化网”群展在北京798劳特斯辰艺术空间展出,此次展览由陈亚莲策展,何汶玦、吕山川等九位艺术家参展。

在开幕致辞中,陈亚莲女士为大家介绍了此次展览的意义:在网络密布,迅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压力逐步增大,一切都可能会瞬间改变的现实,任何个人都无法挣脱这个如炫梦般的世界。人们休戚相关,完全不可分割。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因此人们更要明确目标,走出心灵的羁绊,不能划地为牢,必须与家人、朋友、事业伙伴们紧紧联结,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时刻珍惜并保持警觉,用大爱来穿越时空变换的镜像,增加心的能量,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参展作品:何汶玦  《十二生肖》

参展作品:何汶玦  《永痕·37》

参展作品:何汶玦  《鹰》

谈及选材《十二生肖》进行创作的考量,何汶玦解释道:“这组作品取材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圆明园遗失的文物十二兽首。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圆明园十二兽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见证意义的文物,之前也有过很多艺术家以此为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创作,所以就考虑希望可以创作一些不一样视觉感受的东西出来。最终的呈现形式就是青铜铸造头骨,镀以24K黄金,每只头骨的重量在17到50公斤之间不等。我用黄金骷髅头骨的形式创作这一组作品,也是想表达艺术创作者在民族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的自审意识,以及对于吾之国民性的刮骨疗疮式的反思。”

何汶玦先生是阿特多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线商品《幻影·何汶玦》系列的创作者。

何汶玦  《看电影-红高粱NO.2》

何汶玦的“看电影”系列是对电影图像进行挪用之后的再创造,与电影文本具有互文性,体现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消费时代的特征。

当代的艺术家,创作风格很少有维持不变的,他们往往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探索、变换创作风格。这一方面反映出时代对艺术家的影响:观众青睐新颖、多样化的艺术作品,促使艺术家不断地进行风格转换;另一方面,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风格也是艺术家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每一个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家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思考的深度和对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掌控情况,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社会或内心的层面;因此,艺术作品就成为了艺术家成长历程的一种忠实记录。

原文素材部分转自雅昌艺术网、搜狐艺术频道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