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天边——画家王沂光-阿特多多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通向天边——画家王沂光

2016-12-08

王沂光 1962年生于山东。1977年考入山东泰安师范学院美术系,1980年毕业分配至山东临沂教育学院美术系任教。198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自 1990 年至今任职于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为副高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路油画学会主席,是《大路画展》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他长期从事西藏题材的美术创作和西藏文化的研究,见证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全程和新西藏的变化。其油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其他国内外重要展览,获各类奖项数十项次。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出版个人画集,多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及收藏家购藏。

当雾霾频临,我们居住的城市被遮蔽在阴郁灰暗的大气污染层的时候,雪域高原就是我们最向往的圣地。那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啊,那远隔数千公里的路途啊,但青藏铁路的贯通已经使我们能够沿着一条平稳光滑的线条穿越重山叠嶂,来到蓝天浮着白云、绿茵绽满鲜花的伊甸园。

这就是王沂光给我们描绘的画卷。不论是向往未来飞向霞光的《朝阳》,还是轻盈涉越倒映着重重青山的《南盘江流水》,也不论是唱着歌谣骑着牦牛追赶太阳的《雨后》,还是点燃一堆篝火和远方客人守护高原月色的《彩影》,王沂光的画面总是闪现出一个身穿红色藏袍的姑娘,她像天使似追赶着太阳阳,守护着雪山,温暖着客人,她的身边也总是相伴着一条伸向远方的银色铁轨,仿佛那是一条由天使引领的通向未来的路。

《春归》

作为“大路美术群体”的一位优秀油画家,王沂光表现中国铁路建设的作品,既不是简单地通过开凿隧道、架桥铺路来展示铁路建设恢宏壮阔的场面,也不是直白地通过恶劣的工作环境来表现挥汗如雨、不畏艰险的筑路工人勤劳朴实的品质,而是以一种象征主义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那里,有可以自由飘飞翱翔的天使;那里,有可以尽情引吭欢唱的飞鸟;那里,有可以任意驰骋缀满鲜花的原野。作者以浪漫的笔调描绘的这个境界,并不仅仅告诉世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园,还暗示了中国的铁路建设给人们创造出一种幸福生活,是现实的铁轨通向了梦想之路。显然,王沂光运用象征主义所表达的寓意,远比那些直白地表现铁路建设生活的作品要深刻丰富得多。这不仅在表现铁路建设题材的绘画创作上是一种突破,而且也把这种具有定向主题的美术创作提升到现代艺术水准,体现了主题性艺术创作的现代性探索。

作为一位“60 后”画家,王沂光经历了新时期艺术发展的思想淬火。从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到回归真实,在乡土写实的绘画风潮中寻找地域风情,他的绘画艺术从此打下了新写实主义的底色。他有幸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在写实油画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水准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他痴迷于乡土风情的描绘,但从不具体地再现某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他的画面形象是写实的,但从不具体地去叙述故事刻画情节。他的画面以沂蒙山的生活为原型,塑造了诸多沂蒙山区年轻女性的形象,表现了她们在纯朴之中释放出来的青春活力。他的彩云收入画面,先知似的飞鸟、神灵似的白羊,也都因这种场景的调度和重构而形成似真亦幻、似实亦虚的境界。这些作品表达的寓意,显然都和乡土中的生命意识与人性精神相关,但都只可意会而难以言明。

  

《梦回沙湖》

这些作品常常以俯瞰或仰望的视角调度场面,将沂蒙山区辽远壮阔的景致和神秘变幻的彩云收入画面,先知似的飞鸟、神灵似的白羊,也都因这种场景的调度和重构而形成似真亦幻、似实亦虚的境界。这些作品表达的寓意,显然都和乡土中的生命意识与人性精神相关,但都只可意会而难以言明。

王沂光的这种乡土写实已明显具有了现代主义的象征性,当他毕业后来到中国铁建融入“大路美术群体”后,也无疑扩展和深化了他的这种神秘主义色彩的新写实。中国铁路建设自20 世纪90 年代始向着更为偏僻遥远、更为艰险困苦的高原山区延展,王沂光也像艺术的勘探者来到奇彩云贵、雪域高原、天山南北,领略了艺术史上很少被描绘的审美荒原。绚丽质朴,纯洁幽静,壮阔雄伟,这些难以想象的自然美与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敬都给予他强烈的震撼,人类文明不该是自然的惊扰者,而应在惠泽人类自身的同时庇护自然。这种审美体验所带来的思考开始形成了王沂光新的画风,这就是铁路建设所携带的人类文明应当和自然构成和谐的统一,“铁建文明”指引的应当是驰向精神与自然双重平衡的轨道。

在王沂光20 世纪90 年代后创作的作品中,他始终把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放在首位。不论银色的铁轨延伸到哪里,蓝天依然如洗,白云照样闲逸,鲜花更加灿烂,那里悠然的羊群、壮实的牦牛和往来天地之间的藏族妇女无疑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某种象征。在他的《日照雪原》《半个月亮》《飞向拉萨》《心中的召唤》《只为守候你的到来》和《星月暮光》等作品里,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到画家通过这些形象所传递出的一种人文理想。画面上的色彩越纯净,画面中的造型越坚实,画面里的形象越浪漫,作品所表达的情思哲理也就越丰满和广博。毫无疑问,王沂光将新写实和象征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式的现代性。与西方现代主义因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动而产生灰暗颓废的基调不同,王沂光的这种新写实的现代性充满了欢快明朗的旋律。

 “大路美术群体”的崛起来自于中国铁建独特而丰富的生活,没有铁建生活的积累,王沂光作品的生活底蕴与人文含量不会如此丰厚。但生活本身并不是艺术,优秀的感人的艺术,还需要在生活富矿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思考的提升和艺术想象的创造。王沂光的作品能够跳出一般铁建题材表现的苑囿而进行象征主义的探索,或许在更深层面上体现了他对于现代化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通向天边的不仅是人类铁轨的延伸,更应当是通向幸福生活与精神家园的路。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