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莱评薛松-阿特多多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彭莱评薛松

2015-08-26

薛松:印刷品的终结者


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薛松,有着这一代人明显的特征,这种特征,正像艺评人朱其所说:“适度的幽默、建设性,深刻的政治记忆。”处在中国社会变革新旧交替之中,被称为“红旗下的蛋”的这一代,“文革”的阴影只存在于他们的童年记忆中,当他们长大后,面对更多的是经济和政治变革带动下加速激变的中国社会。这一代人大都有着天生的距离感,他们更愿意成为历史的观看者,正像薛松的作品中所显示的,虽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政治波普的图式,却始终只能说是一种“泛波普”。相比于更早一批从事“政治波普”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意义上是平面的,感性的,并不具有明确的批判性,在图像信息上,也并不局限在政治这一块,而是广泛地涵盖了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策展人李旭的眼中,“薛松是印刷品的终结者”。他用焚烧和拼贴这独特的方式,解构前人、重建图像的意义。他作品中的图像,伟人也好、明星也好,亦或是中国书法和山水画,它们经过重组含义模糊而带着戏谑的意味。但无论如何,它们似乎颠覆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刻板判断。还有一点,正如吴亮所说:“它们源于灰烬,的确意味深长。”


——彭莱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